紅外熱成像技術(shù)
文章來源:許昌市紅外技術(shù)研究所有限公司
物體表面溫度如果超過絕對零度即會輻射出電磁波,,隨著溫度變化,電磁波的輻射強(qiáng)度與波長分布特性也隨之改變,,波長介于0.75μm到1μm間的電磁波稱為“紅外線”,,而人類視覺可見的“可見光”介于0.4μm到0.75μm。 其中波長為0.78~2.0微米的部分稱為近紅外,,波長為2.0~1000微米的部分稱為熱紅外線,。
紅外線在地表傳送時,,會受到大氣組成物質(zhì)( 特別是H2O、CO2,、CH4 ,、N2O、O3等)的吸收,,強(qiáng)度明顯下降,,僅在短波3μ~5μm及長波8~12μm的兩個波段有較好的穿透率(Transmission),通稱大氣窗口(Atmospheric window),,大部份的紅外熱像儀就是針對這兩個波段進(jìn)行檢測,,計算并顯示物體的表面溫度分布。此外,,由于紅外線對極大部份的固體及液體物質(zhì)的穿透能力極差,,因此紅外熱成像檢測是以測量物體表面的紅外線輻射能量為主。照相機(jī)成像得到照片,,電視攝像機(jī)成像得到電視圖像,,都是可見光成像。自然界中,,一切物體都可以輻射紅外線,,因此利用探測儀測定目標(biāo)的本身和背景之間的紅外線差并可以得到不同的紅外圖像,熱紅外線形成的圖像稱為熱圖,。
上一篇:沒有了
下一篇:什么是紅外熱輻射,?
相關(guān)產(chǎn)品